分布式光伏发电、就近使用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,以就近发电,就近转换,就近并网,是指利用建筑屋顶及附属场地建设,运行方式包括“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”或“全额上网”两种模式。分布式光伏发电以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,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。
工业园区,最为适合发展分布式光伏,购电成本比较高的工厂,特别是用电量比较大。通常这种工厂的厂房屋顶面积很大、此部分优惠购电可以抵消一部分网购电量,适合安装光伏阵列;同时由于用电负荷较大,从而为用户节省部分电费成本,且屋顶开阔平整,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做到就地消纳。
商业区与工业区应用效果的不同之处在于商业建筑多为水泥屋顶,需按照商厦、写字楼、酒店、会议中心等服务业的特点进行安装,但是商业应用往往对建筑美观性有要求,更有利于安装光伏阵列。商业用户负荷性一般表现为白天较高、夜间较低,这也能够较好的匹配光伏发电的特性。
居民区有大量的可用屋顶和宽敞的院落,在居民区建设分布式光伏系统可提高用电保障率和电能质量,电能质量较差,且居民区往往处在公共电网的末梢。
光伏农业科技大棚是农业分布式光伏应用的一种新的模式。光伏农业大棚利用农业大棚的棚顶,既适合农作物生长,又满足农业大棚的电力需求;此外,还可增加收益,将剩余电量并网出售,并不占用地面,在喜阴农作物上方架设光伏系统。
“渔光互补”是利用鱼塘广阔的面积。上层用于光伏发电,下层用于水产养殖,具有一地两用的特点,在上面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来发电,能够极大的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,光伏组件立体布置于水面上方。